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思政教师走读始兴乡村,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作者:时间:2021-07-19点击数:

16-17日,继15日与司前镇政府领导干部交流座谈后,广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黄圣诚同志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们参观了隘子镇风度村红色革命陈列馆、满堂客家大围、沈所红围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韶关市北伐战争纪念馆和粤北省委旧址纪念馆等。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慧同志、计算机学院党总支书记蔡岳良同志一同参加了实践活动。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也抵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先后来到了始兴县省级“红色村”隘子镇风度村、满堂客家大围参观学习。老师们紧紧围绕在黄圣城书记身边,观看了《风度学校》纪录片,观摩革命历史主题图片及各类革命文物,聆听了讲解员讲解风度抗日自卫队和风度村的革命历史,了解到被誉为“粤北革命摇篮”的风度村在抗战时期吴新民、邓文礼等一批批革命青年和爱国知识分子全赓靖、周耿光以及袁鸿飞、苏东桂等多名中共党员在抗战时期,与省委特派员黄若朝在风度村一边开展教学,一边领导始兴全县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一幅幅逼真的画面,一幕幕感人的革命场景,深深感染了参观学习的每一位党员教师,进一步滋养了党员教师们的初心党性、淬炼了思想灵魂。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参观外营保卫战遗址和沈所镇沈北村的红围时,突然天降暴雨,我们冒雨前行,将泪水化作雨水为他们祈祷,并进行了一场革命精神洗礼。红围原叫“奠安围”,现在门口上还有隐隐约约的“奠安”二字。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红围”,除了因外墙呈淡红色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曾作为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是抗战时期“红色堡垒”和“红色指挥所”。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天动地。在外营村发生了震惊广东的“外营保卫战”。当年30多名游击队战士抗御国民党军队2000多人,激烈的战斗打了两天两夜,直到敌人用炸药把围楼西北角炸开了一米宽的缺口,围楼才被攻破。围楼攻破后,国民党军队在外营村共杀害游击队战士和群众112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外营惨案”。据统计,全村参加风度大队和游击队及地下交通工作的共75人,其中革命烈士24人,占全县革命烈士总数的百分之七,为革命牺牲的群众88人,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是名副其实的“光荣之村”。我们一边聆听当地宣讲员讲述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一边参观历史遗址,感悟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同时深感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深刻地领悟了“人民之上”的价值追求、“人民是江山 ,江山是人民”的深刻内涵,打开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谜底。

17日我们还参观了北伐战争纪念馆和粤北省委旧址纪念馆。1922年和1924年,孙中山先生曾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北伐战争纪念馆依照韶关大本营原貌建设而成,分“捍卫共和和督师北伐”、“国共合作二次北伐”、“继承遗志 北伐胜利”三个部分。馆内的雕塑、沙盘、壁画等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革命烈士们英勇斗争的情景,再现了那段生死肉搏、战鼓雷鸣的峥嵘岁月。党员教师们边参观,边思考。这一段段历史让我们体会到革命的艰辛、胜利来之不易,让我们倍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工作,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始兴县融媒体平台对此次广州理工学院思政教师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报道,充分肯定了政校合作为乡村振兴培养了大量人才,是助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


党员教师们参观学习、交流

聚精会神驻足参观学习

在“红围”祭奠先烈

在“红围”合影留念

在外营村保卫战遗址合影

在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前留影

在北伐战争纪念馆留影

在风度学校前留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